首页

婉慈icon百度网盘

时间:2025-05-29 16:20:18 作者:辽宁大连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 浏览量:35501

  中新网广州9月24日电 (记者 蔡敏婕)穿上设备,启动开关,蹬脚走路。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的病房里,一名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患者穿戴上设备,膝盖、大腿、腰部等多个部位与机器人连接,看着屏幕上的动画,通过脑部思考,驱动肢体做出相应的动作。

  “这个机器人可以帮助脊髓损伤患者锻炼肌肉,还能重建神经环路,提升治疗效果。当前,临床医生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丰富诊疗手段,将为难治性、复杂性疾病患者带来更多新希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脊柱外科专家戎利民说,伴随技术发展,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逐步在临床中落地,为医疗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运动、感觉、大小便功能障碍,引起瘫痪,长期卧床还会带来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由广东省卫健委主办的广东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探院活动首站近日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记者从活动上获悉,近年来,该院探索脊髓损伤治疗新方案。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药物、康复锻炼、针灸等,如今,医学界正在探索干细胞、脑控外骨骼机器人、生物材料移植等更多维度的综合治疗。

  “通过脑想象和视觉触控,人体可以操控机器人,机器人也可带动人体运动。研究同时发现,这一过程也对患者的大脑皮层有益,有助于患者保持乐观的治疗情绪。”戎利民说。

  慢性鼻窦炎容易复发,许多患者需要多次手术。这主要是因为不同鼻窦炎的亚型差异较大,但临床多是“一刀切式”诊断,影响了治疗效果。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份来自人工智能医生的诊断报告,对患者的慢性鼻窦炎进行了分型诊断。“原本医生需要5小时完成的工作,如今人工智能在1分钟内就能完成,且准确率高达98%。”该院副院长杨钦泰说。

  在此背景下,医院过敏科、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等多学科医工交叉团队研发了鼻息肉病理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并应用于临床。

  在慢性鼻窦炎人工智能识别系统的基础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过敏科及耳鼻喉科团队还开展了一项人工智能花粉识别研究,与广东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合作,构建人工智能花粉预警监测网络,利用人工智能更精准地辨识致敏花粉,并提醒过敏患者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区域、时间活动。

  “如今的临床医生,既要养细胞、养老鼠,也要养数据。”杨钦泰希望能探索多模态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李强同老挝总理宋赛会谈

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与香港中华文化总会联合主办,中视亚太传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由香港赛马会赞助,希望通过京剧艺术这一载体,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加强中国内地与香港戏曲艺术的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发布

坚决打击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债券违约背后隐藏的信息披露违法、挪用资金等问题。2023年办理债券违法案8件,涉及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各4件。如恒大地产提前确认房产销售收入、虚增2019、2020年收入和利润、造成5只公司债券存在欺诈发行,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合计处以42亿余元罚款。远高实业披露的抵押财产情况与抵押登记情况与实际严重不符、未及时披露向法院申请破产信息及相关债券违约情况,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1600万元。

苏丹驻华大使萨迪格:“感谢中国为非洲提供帮助”

“码上融资”场景集成产业链供应链融资、技术改造项目融资、转贷应急周转资金、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金融一件事应用,构建“一个入口、多点直达”的企业融资直通车。

以“八个相统一”引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

意见》明确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的重点领域。聚焦侵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拒不整改的违法行为,重点关注历史城区整体管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以及历史建筑保护四个重点领域。

云贵川渝四所高校园艺精英齐聚重庆比拼果树技能

北京时间2024年3月21日13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云海二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大气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